超高溫管式殺菌機的安裝流程
整個安裝過程可分為四大階段:安裝前準備、設備就位與機械安裝、管道與公用工程連接、調試與驗證。
第一階段:安裝前準備
這是最關鍵的一步,準備工作不充分會導致后續安裝困難甚至失敗。
場地勘察與基礎準備:
空間要求:確保安裝場地有足夠的空間用于設備就位、操作、維護(如抽管保養)和物料搬運。需預留設備四周、特別是前后端管道連接和頂部吊裝的空間。
地面承重:檢查地面平整度和承重能力,確保能承受設備(尤其是帶保溫罩的整機)及其操作時的重量。
環境要求:安裝環境應清潔、干燥、通風良好,無劇烈振動源,環境溫度通常要求在5-40℃之間,避免冷凝水產生。
公用工程接口確認:
確認所有公用工程的接口位置、規格、容量與設備要求完全匹配:
電力:確認電壓(如380V±5%)、頻率(50/60Hz)、功率、相位,并配備獨立的、帶有過載保護和漏電保護的空氣開關。
供水:確認冷卻水(用于產品冷卻、設備降溫)和CIP清洗水的壓力(通常0.3-0.6MPa)、流量、水質(如硬度)、溫度和接口尺寸。
蒸汽:確認飽和蒸汽的壓力(通常要求0.8-1.2MPa)、溫度、質量和流量,蒸汽必須干燥、純凈(食品級),前端需配備良好的汽水分離器和減壓閥。
壓縮空氣:確認壓力(如0.6-0.8MPa)、品質(需無油、無水、無塵,使用精密過濾器)、耗氣量和接口尺寸。
排水:規劃并準備好足夠容量的地溝或排水管道,以處理設備生產和CIP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水。
開箱驗收:
與供應商共同開箱,根據裝箱清單檢查所有部件、備件和專用工具是否齊全、完好,有無運輸損傷。
第二階段:設備就位與機械安裝
主機就位:
使用叉車或吊車(吊裝時需使用設備專用的吊裝點)將殺菌機主機小心地移動到預定位置。
在設備底腳安裝減震墊或調節地腳螺絲,確保設備完全水平。使用水平儀在多個點進行測量校正。水平度不合格會導致管內物料分布不均,影響殺菌效果和設備壽命。
保溫罩安裝:
如果設備分體運輸,需按照圖紙安裝外部不銹鋼保溫罩板。確保所有罩板安裝牢固、密封良好,以減少熱量損失和防止燙傷。
平臺與扶梯安裝(如配備):
為便于操作和觀察視鏡,有些設備需要安裝操作平臺和扶梯,確保其穩固安全。
第三階段:管道與公用工程連接
原則:遵循“從設備到公用工程”和“從設備到工藝管線”的順序。所有連接必須保證高度的衛生等級(ASME BPE或3-A標準)。
工藝管道連接:
入口端:通過衛生級管道(如SUS316L不銹鋼)、衛生級球閥和雙座閥(防止交叉污染)與平衡缸或前道工序設備連接。
出口端:同樣通過衛生級管道和無菌閥與無菌灌裝機或無菌罐連接。
關鍵要求:
所有管道連接應盡可能短、直,避免不必要的彎頭和死角,以減少微生物滋生區域。
使用自動焊接(氬弧焊)并提供內窺鏡照片和焊點圖以確保焊縫光滑平整,符合衛生要求。
管道必須有適當的坡度,并能保證完全自排空。
管道需有支撐,避免將應力施加到殺菌機的管嘴上。
公用工程管道連接:
蒸汽系統:按照圖紙連接蒸汽進口和冷凝水回流管道。安裝合適的減壓閥、汽水分離器、疏水閥和安全閥。
水系統:連接冷卻水、CIP供水和回水管道,并安裝必要的壓力表、流量計和調節閥。
壓縮空氣:連接氣動閥和氣動調節器的供氣管道,前端務必安裝三聯件(過濾器、減壓閥、油霧器)。
電氣與控制系統連接:
由專業電工操作!
連接主電源線、接地線。
連接設備與中央控制柜(如有)或上游/下游設備(如平衡缸、無菌罐)的通信線(如Profibus, Ethernet/IP)和控制信號線,確保信號傳輸正常。
第四階段:調試與驗證
這是安裝的最后一步,也是檢驗安裝是否成功的核心環節。
機械與電路檢查:
手動盤車,檢查循環泵、離心泵等轉動部件是否靈活、無卡頓。
檢查所有接線是否牢固,有無短路或斷路。
公用工程測試:
單獨測試各系統:通水檢查有無泄漏,通壓縮空氣測試氣動閥動作,通蒸汽暖管并測試蒸汽系統是否正常工作。
水試車:
這是最重要的調試步驟! 使用清水代替物料進行模擬生產。
檢查設備是否達到并穩定在設定的溫度、壓力和流量。
驗證溫度控制回路(PID調節)的靈敏度和穩定性。
驗證自動回流閥在溫度低于設定值時是否能正確動作。
檢查所有壓力表、溫度傳感器和流量計的讀數是否準確。
運行CIP程序,檢查清洗效果,確保所有管道都能被充分清洗。
性能驗證(PQ):
在用水試車完全正常后,使用真實產品進行試生產。
取樣送檢,驗證微生物殺滅效果(商業無菌)和產品的化學物理指標(如營養成分保留、褐變程度等)是否達到要求。
記錄所有運行參數,作為日后生產的標準作業程序(SOP)。
培訓與交付:
設備供應商工程師應對工廠的操作、維修和維護人員進行全面培訓,包括原理、操作、CIP、常見故障處理等。
完成所有驗收文件后,正式交付使用。